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陆琦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6-29 22:28:35
殷瑞钰:工程不仅仅是科学的简单应用

 
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这个观点?
 
“如果说力量的涵义是指生产力,特别是直接生产力,那么,对应的知识首先应该是工程知识;如果力量的涵义是指创新力,则对应的知识应首先是技术知识和工程知识;如果力量的涵义是指认知力,则对应的知识首先应该是科学知识。”
 
在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的全院学术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在所作的《哲学视野中的工程》主题报告中如此阐述。
 
工程哲学在东西方同时兴起
 
回顾历史,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在开始起飞的时候都是始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工程哲学却是在新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同时兴起的。
 
虽然目前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在开拓工程哲学的进程中基本上都是各自独立开展工作的,东西方国际学术交流还不多,但却出现了双方在多方面都不约而同或基本同步前进的现象,这实在是耐人寻味的事情。
 
殷瑞钰指出:“工程哲学在东西方的同时兴起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既有各自的特定背景同时又有共同的背景——包括时代、社会和思想理论方面的原因和基础。”
 
大体而言,中国工程哲学发展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从国情出发,工程界与哲学界互动,形成工程界和哲学界的联盟关系,着重从更广阔的视野分析和研究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和研究工程的本质和特征、注重工程案例研究、注重对工程哲学范畴问题的研究、注重工程哲学和跨学科工程研究的互动和配合,而且学术的制度化进展快,已经成立了全国学术性团体,召开了系列性学术会议,并有专业性出版物等。
 
欧美工程哲学发展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虽然研究力量相对分散,但注重欧美国家间的小型国际交流和合作,着重从工程教育、工程设计、工程方法论和工程伦理的角度研究工程哲学。
 
哲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思考或展示未来生活的新境界;而工程的基本宗旨,就是努力构建和实现未来生活的新境界。工程是哲学思考的重要对象之一,而工程急需要用哲学的思维来武装和提升。哲学的超越和工程的超越是存在着许多交集和并集的,因此,工程需要哲学,哲学要面向工程,工程界与哲学界互动,工程哲学应运而生。
 
殷瑞钰表示:“21世纪,哲学与工程结合是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工程不仅仅是科学的简单应用
 
工程是人类生存、发展历史过程中的基本实践活动。在原始社会阶段就蕴含着原始形式的工程作为生产力的标记。工程是先于科学出现的,有巢氏时期构木为屋、掘木为穴,燧人氏时期钻木取火等活动就是工程活动,而当时人们并不知其原理,不知道什么是科学。即使在现代,科学、技术要形成大规模的直接的生产力,仍然离不开工程化这一关键环节。因此,殷瑞钰认为:“从唯物史观考察,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工程一直体现为直接生产力。”
 
科学活动的主要特征是探索、发现;技术活动的特征是发明、创新;工程活动的特征是集成、构建;产业活动的特征是行业性、效益性。殷瑞钰认为,科学—技术—工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不可以笼统地把科学与技术或技术与工程混为一谈。从现代知识意义上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之间存在着若干相关的知识链(知识网络),工程与产业的关系更直接、更紧密。
 
殷瑞钰强调,技术绝不仅仅是科学的简单应用,技术除了根据科学原理、科学方法之外,还不能排除巧妙的构思与实践的经验,而后者市场会成为技术的画龙点睛性的内容或成分。
 
工程也绝不仅仅是科学的简单应用和堆砌,工程除了要懂得基础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之外,还必须善于处理好诸如在多层次、多尺度、多因素命题条件下的多学科交叉的新知识的综合集成,同时还要善于通过有序、有效的系统实践,构建出新的存在物或系统。殷瑞钰说:“在认识工程时,不能简单地将工程看成是科学的应用,更不能把工程看成是对基础科学的直接的、简单的应用。”
 
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
 
针对现实,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首先是物质性的工程问题。殷瑞钰表示,我国目前已经达到了每年工程投资10多万亿元的水平,“这是我们面临的主战场,是必须面对的直接的基本现实”。
 
殷瑞钰说,工程在经济发展中已经凸现其重要性,工程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也正在凸现其重要性。工程是连接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实现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杠杆。
 
工程创新是集成性创新,包括技术层面上的集成创新,也包括技术要素与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素在一定条件下的优化集成。殷瑞钰强调:“对于工程创新,既要重视突破性创新,也要重视渐进性、积累性创新。”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