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5 11:13:19
选择字号:
从经典案例看乡村振兴的科学规划
 
 
 
 胡银根(右)在农村调研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阶段目标任务,其中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3年过去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涌现出哪些创新发展的案例,这些探索带给人们怎样的启发?《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胡银根。
 
《中国科学报》:就目前已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试点地区来说,遇到过什么困难?有何经验值得借鉴?
 
胡银根:乡村振兴遇到“金融、人才、土地”三大瓶颈,即乡村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乡村振兴人才缺乏、二三产用地指标不足等问题。
 
关于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湖北省武汉市实施的乡村振兴“三乡工程”(即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被中央农办评价“探索实施乡村振兴的‘武汉样板’”,并获评全国乡村振兴创新榜样。
 
关于破解土地指标的问题,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采用“点状供地、垂直开发”的方式,将项目用地分为永久性建设用地和生态保留用地,其中永久性建设用地建多少供多少,剩余部分可以只征不转,以租赁、划拨、托管等方式供项目业主使用。
 
关于破解乡村振兴的金融难题。湖北、河南、广东、陕西等地农村开展了村社“内置金融”试验,在解决乡村小微金融服务短缺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等通过乡村国土综合整治,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全部用于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还有一种是,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城乡分配格局,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集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中国科学报》:在刚刚脱贫的地区,如何保障不返贫?
 
胡银根:概括起来主要有4个方面措施:
 
一是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确保政策连续性。
 
二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实行动态清零。
 
三是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四是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
 
《中国科学报》:就实地情况而言,如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工作队伍?
 
胡银根:调研发现,湖北省利川市通过“三校”开辟“三堂”经过“三练”为“三农”培养“五度”工作干部队伍的做法,具有创新性和参考价值。
 
利川市委按照“选派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工作”的要求,党校封闭培训2个月,高校进修学习1个月,贫困村工作学习9个月,把培训的主课堂放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探索出“党校+高校+农校(贫困村)”(即“三校”)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即“三农”)的工作队伍培养模式,通过开辟信念讲堂、专家学堂、实践课堂(即“三堂”)等,做到一线培养、一线摔打、一线识别、一线考察,聚焦选、育、管、用“四个环节”,精准培养选拔一批经过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实践磨练(即“三练”)的优秀年轻干部到深化改革、脱贫攻坚等重要岗位,造就成为“信仰有硬度、思想有深度、视野有高度、工作有力度、感情有温度”(即“五度”)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中国科学报》:乡村振兴如何避免“全国一盘棋”,结合当地特色文化、环境、产业来继续开展工作?请您列举出成功的案例。
 
胡银根:乡村振兴,有兴有弃,需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化传统为时尚,化枯燥为有趣,化腐朽为神奇。
 
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特色来规划实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例如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荻浦村,在结合当地特色文化、环境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上,具有开创先河的创新之举,亮点纷呈,将古老的房子变成民宿,废弃的牛栏、猪栏变成牛栏咖啡、猪栏茶吧,在乡村飘出了文化香味,引爆了乡村的“美丽经济”,这就是成功的案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澳门黄金赌城、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
图片新闻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