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科学网微信澳门黄金赌城 发布时间:2023/12/31 20:15:34
选择字号:
科学网与你走过的2023,回顾记录的力量

 

2023年即将过去。

回首这一年,科学网微信公号的记者、编辑们与大家一起“围观”了科学圈、高教界发生的大小事。

行走在科学报道第一线的记者们,回顾2023年,什么人或什么事让他们感触良多呢?作为科学网读者的你,还记得这些报道吗?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李思辉

图片

《这个问题,诺奖得主丁肇中为什么说“不知道”》

今年5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一次论坛上,面对青年提问时坦言:“我不知道。”

5月22日 ,科学网微信公号发表评论《这个问题,诺奖得主丁肇中为什么说“不知道”》,文章在褒扬丁肇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科学态度的同时,反观社会上的一些所谓“专家”,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习惯于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信口雌黄。并且在鲜明对比中申明主张——保持承认无知的勇气和境界,不被盛名所累、不被世俗所扰、不被虚荣所误,方能回归一个科学家的真诚、一个知识分子的纯粹。文章刊发后,迅速被30多家媒体转载,读者反响热烈,各界评价高。

廖洋

图片

《一门课播放量破亿!这位地方高校副教授如何炼成“高数男神”?》

今年,在科学网澳门黄金赌城刊登了《一门课播放量破亿!这位地方高校副教授如何炼成“高数男神”?》《挖掘微生物与金属的“秘密关系”,他归国3年后再获殊荣!》等人物稿件,采写对象是科教一线的优秀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在追求卓越的路上,他们迸发出了为本职工作尽心竭力的极致绚烂。在采访中,我一直被感动,感受到:“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并坚持走下去。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惊奇与惊喜。”

孟凌霄

《离开北京,他到贵州二本当老师》

做记者的第二年,我不断感受到记录的力量。今年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是记录贵州高校迟庆生老师的故事。希望通过有温度的文字,道出科研工作者的求索经历和精神。这样的记录让我明白,新闻不仅意味着新近发生的事件,同样要关注事件背后具体的人。感谢这一年采访对象们的真诚讲述,以及读者老师们的陪伴与支持,期待新的一年再会!

沈春蕾

《玩得“野”!95后北大博士生收获“命中注定的论文”》

“为什么来体检的人气色看起来不太好?”

“你不知道他们都是干什么工作的吗,那可是比996压力都大?”

“今天要下班”“下周要结题”“年底要考核”……

今年9月,记者走进位于融科对面的体检中心时,不小心听到了上述对话,心中五味杂陈。再看看周边的科研大楼,有很多办公室都是彻夜亮灯,不仅心中暗自叹息:“青年科研人员往往被一件又一件工作、一个又一个项目、一年又一年的考核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啊,气色怎么可以好呢?”

滑雪、摄影、越野……王凯翔传递给记者不一样的生活和工作,原来科研还可以这样做。记者希望通过这篇采访报道,让更多青年科研人员意识到,多锻炼身体,多发展爱好,把科研当作兴趣。

孙滔

《教科书太差,诺奖得主组队重写!让人只看插图也能读懂》

《教科书太差,诺奖得主组队重写!让人只看插图也能读懂》是我的年度推荐。

理由是,该文兼具独家和深度,且对国内细胞生物学教科书编撰有很多启发。该题目起源于知乎上的一个热帖,即我们的大学教材为什么这么烂。我们的报道转换了思路,即经典教科书是如何诞生的。报道得到了一些同行认可和一些生物学家点赞。一位国内细胞生物学教科书作者说:稿件在细胞生物学教师群(500人)和其他几个群中广为传播,不仅对我们下一版的编写工作,而且对其他老师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田瑞颖

《刘忠范院士:应尽快停止行政主导的“戴帽子”运动》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

王昊昊

《Nature一次又一次发来邀约信,都被他当成学术诈骗邮件……》

采访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向左甫,他和团队一次次深入西藏、云南等地的深山开展野外科研并取得系列重大发现,让人印象深刻。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向左甫和藏族向导邓批那份“无话不说”的感情。一个是远在西藏的森林管护员,一个是在高校做研究的科学家。他们语言不通,靠手语交流。两人的世界原本没有任何交集,却在一次次充满艰难险阻的翻山越岭寻猴之旅中结下深厚友谊,这份“科研成果”,或许更为珍贵。

王敏

图片

《顶尖大学教授,要去当小学副校长》

新闻报道要注重问题意识、受众意识,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构建文章框架和内容,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大众看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他们更喜欢“单刀直入”,直接看重点。比如,采写《顶尖大学教授,要去当小学副校长》这篇文章时,大众最想知道的是大学教授为什么对小学教育感兴趣?他们是主动请缨的吗?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去了小学,他们会开展哪些具体的工作?在操作选题时,针对性把这些问题解答清楚即可。新闻报道“面面俱到”,往往可能会“面面不到”。

王兆昱

《从农村少年到国际顶牛,他说“做科研就像钓鱼”》

作为媒体人很开心能与科研小伙伴们打交道,了解你们的生活,并让更多人知道你们的故事。2023年,读你们的论文,与你们聊天,感受你们的喜怒哀乐,看到自己的报道得到你们的反馈,这是一个媒体人最想看到的。2024年,希望与你们再相见时,会有更新的风景,更多的感悟!

徐可莹

图片

《第一批读博的00后,已经进化成了“学术猪八戒”》

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被一群可爱的“学术猪八戒”点燃了!第一次尝试在科学网发表此类网感十足的现象评述类文章,意外收获了热烈的反响。看到读者朋友们在评论区的各种“演我”留言,既开心又有成就感。这篇文章让我发觉,科学也可以很有趣、很“无厘头”,而身处科研圈的我们,也能够有很多存放快乐的集体记忆。“学术猪八戒”不仅是一个网络热梗,更是一种专属于95后、00后的生活期待——希望我们都能于学术内外,活成那个快乐而自洽的“八戒”!

严涛

《从东北到西北,她为地方高校带来校史新辉煌!》

这是一位名校毕业后义无反顾来到西部小城“双非”高校默默耕耘数年的一线科研人员,虽然依靠自身努力找到了通向更广阔世界的办法,并凭借着重要成果获得了关注,但在西部偏远地区,仍有无数科研人员在外部条件差距巨大的情况下,坚守着初心默默耕耘,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每一位怀抱鸿鹄之志的科学家都不应该被埋没。

赵广立

图片

《他放弃普渡大学最高教授称号,全职归国加盟这所特色高校》

沈捷教授其实在2023年年初就已经确定要回国了,而由于各自的各种原因,专访沈教授的时间一拖再拖,从1月份到5月份,再到8月份、9月份……一篇专访贯穿了快一年。

事实证明等待是值得的,沈教授的品格和他的故事获得了读者朋友们的青睐。在微信群有位读者说:“我与沈教授素昧平生,但是从这篇文章能感受到他的儒雅和朴实,谢谢记者的记录。”

限于篇幅,文章对沈教授个人的一面没有过多呈现。有个小故事分享:东方理工提供沈教授一套别墅居住,但沈教授婉拒了,只在学校附近租了个公寓。他说,住别墅太浪费。

张晴丹

图片

《从读博屡受挫到优秀科学家,他说“眼高手低做不了科研”》

这一年采访了很多科学家,其中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王钻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的科研经历与许多人完全不同,两次读博被开除后又逆风翻盘,从一个年少轻狂的学生到脚踏实地的优秀科学家,期间的道路太过曲折,却从未浇灭他的科研梦。

采访中,我能从他的身上看到很强的正能量场,乐观的态度影响着我。这篇报道差点没成,因为他只想低调做科研,并不希望引起太多关注,但我觉得他的经历可以鼓舞到更多人,才最终说服他同意发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