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田象军 : 突破空天增材制造技术
突破空天增材制造技术
——访“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标兵”田象军

 

2003年,还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专业攻读本科的田象军参加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如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成为他与科研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正是这次接触让田象军意识到,原来日常接触的材料,其微观世界充满无穷的奥秘,而发现并利用其背后的规律,足以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是改变世界。之后,通过本科毕设,田象军对高性能材料设计与制备有了初步了解,对激光材料合成制备技术的独特优势有了进一步认识。于是,他萌生了走上科研道路的想法。

2009年,还在读博士的田象军所在的王华明院士团队接到了C919工程样机中央翼盒段零件激光增材制造研制的任务。在了解到任务的挑战性和重要性后,除了倍感压力外,田象军头一次感受到了兴奋和激动。

“那段时间,我边写毕业论文,边在一线设计零件工艺、操作设备,一点点完成零件的激光成形生长制造。除了激光增材制造过程,我还需要对机械加工、无损检测等工序进行跟产和协调,紧锣密鼓、几乎无节假日地忙了半年时间。最终零件包装发运前拍照片留档时,那种成就感和荣誉感是前所未有的。”

10余年来,田象军所在的团队秉承北航空天报国的使命担当,瞄准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攻坚克难,突破了激光增材制造工艺、装备、质量性能与应用关键技术,他个人在解决增材制造钛合金组织性能控制技术难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大量工程实践和质量性能测试、分析、统计,建立了材料全面性能数据库,获得材料强度设计基准值,为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在飞机、卫星和导弹上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材料性能支撑。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增材制造技术的综合效益,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团队提出了“锻造+增材”复合制造高性能金属构件全流程组织性能调控方法,为复合增材制造大型超复杂钛合金构件在大型运输机上的应用和批产提供了材料标准、热处理工艺和全面力学性能数据支撑。

10余年的积累与攻关也让田象军收获满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铁道学会科技奖三等奖;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申请并授权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项;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制定增材制造领域航空标准5项、国家标准1项、国家军用标准1项。

对于此次入选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标兵,田象军有着自己的理解。

“在高校,工程师是教师中的少数。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评选是专门表彰工程师人才的渠道,对高校中长期在科研一线工作的工程师系列教师是特别重要且难得的鼓励。在此感谢北京市科协设置这一奖项,希望能有更多从事一线科研工作和工程实践的青年工程师获此殊荣。”

 

田象军,男,38岁,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多项成果应用于飞机、卫星和导弹工程中。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GF973项目专题、共用技术项目等5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863/97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专项及技术攻关项目等近20项。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铁道科技三等奖”;获大型运输机首飞“鲲鹏”优秀集体奖、个人荣立三等功。发表论文44篇(SCI/EI收录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