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也谈学术评价制度

高峡:也谈107篇中国论文集中撤稿事件

        在学术不端层出不穷的今天,各种评价五花八门,“真”评审和“假”评审难以辨别,没有孙悟空火眼金睛的本事,常常使人误入歧途,无论是出版社还是学术共同体。所有这些都呼唤学术评价回归正常。这需要找到“学术孙悟空”,在没有唐僧念紧箍咒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识别真假。
 
        学术评价回归正常的关键,在于健康的学术共同体,用规范的制度与正确的流程进行评价。现在这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国家与中国科协也正在做出多种努力,尽快使学术评价回归学术生态。为此建议,在科学机制运用上不仅需要重视传统的项目、经费、奖励、基金等“硬”机制,还需要重视学术交流“软”机制的运用。【全文】
 

马军:落实规范的评价制度,让投机分子无机可乘

        无论学术界还是其他行业,只要出了丑闻,一些人总是要喷射下制度,好的制度也需要人真正贯彻执行。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总是要在法律约束和自觉性下才能真正落实,否则就不会有投机分子了。
 
        就拿论文发表来说吧,研究生毕业拿学位,特别是博士毕业拿学位,为什么几乎所有单位都要求发表一定数量或者影响因子的论文呢,不要拿国外说事,国外人家有比较健全的监督制度和惩罚制度的。说穿了还就是我们多数人不够自觉,总想投机捞一把。
 
        你不发论文吧,说你没有学术能力。别人发了1篇,你发了4篇或者更多,就说你造假和灌水。
 
        实际上,科研这活不是适合每个人的,有些人悟性高,有些人勤于思考,更重要的是人家更愿意牺牲周末和节假日,和科研作伴。怀疑人家科研成果多的时候就批评人家灌水和低水平重复,可曾看见人家辛勤的付出? 有些人混到科研领域也就是当做混生活的职业罢了,纯粹和兴趣无关。【全文】
 
 
方唯硕:107篇论文被撤事件:究竟该怎么反思?
        我想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拜托科学网上的“好事者”和社会舆论别再呼吁管理者反思了。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反思的结果常常会让基层科研人员办各种事情的手续更繁琐--我们的财务报销手续已经很繁琐了,这两年又加上更加繁琐的国际交流的各种手续。最新增加的繁琐手续是:由于教育部对学位论文的考评中发现很多质量不合格,于是学校就在答辩之前又加上个预答辩,说学位论文质量有问题,导师和系/学院都要“连坐”。
 
        
        如果官方对这个事件的因应之策,就是增加我们一线工作者的麻烦,比如说增加论文投稿的审批手续,那我们这些老老实实的人可要倒霉了--因为那些不老实的发表虚假论文获益者的所作所为,被迫要为新的繁琐手续付出更多与科研无关的时间精力。所以,我宁肯像中国科协的回应那样,让国外杂志社去整改好了。
 
        其实在这个事件上管理者要想做有所作为,就是增加追责学术不端者的意志和行动力(很多时候无非是因为难做就不做罢了,也有根本不想做的情况)。至于对评价体系的反思,这事希望不大--这些年来让中国科研一派红红火火景象的政策需要反思吗?再说反思将把那些原来的政策制定者和既得利益者置于何地?【全文】
 
 
蔡宁:关于107篇论文被撤事件真相,我的不同看法
 
        这样一则新闻,在中国学术界不啻重磅炸弹,一时引发热议。我发现,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控诉“论文导向”的制度,认为是不合理的制度“逼良为娼”。
 
        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或许事实真相恰恰相反!非但不是不合理的制度逼良为娼,其实反倒是相对合理的制度暴露了一部分本质就坏的那批人。
 
        何谓“逼良为娼”?是说本来是好人,被迫干不好之事。再来看看这些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评职称,尤其是“正高”。
 
        本来,社会公众对于职称的看法,就认为是一种学术荣誉,是一种学术水平的体现。职称的设置,一定是差额的,高级职称不可能人人都能评上。人有学术水平高低的差异,本来应该反映在职称高低的差异上,才对。好的职称制度,应该能区分人的学术水平。这样,水平高者自然职称高。评不上职称者也应该心服口服。如果想晋升职称,只要踏踏实实潜心科研、积累成果,将来还会有希望。
 
        可是,就是存在大批的人,这些人对学术,对科研不感兴趣,但就是挖空心思想把职称弄上去。107篇论文被撤,恰恰说明,评职称的论文要求,能有效地阻断这些人的晋升之路,这才迫使他们铤而走险。其实并不是逼良为娼,而是逼得坏人现形好不好?
 
        为什么会出现大批投机分子?需要反思的是社会吧,为什么风气变得这么坏。【全文】
 
 
李江:二十年来辩是非,延迟评价行不行?
        有时候一项投资有没有用,得延迟评价。《红楼梦》里说“二十年来辨是非”,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得给评价对象多一点时间,先让“婴儿长大了”再说。
 
        当然,我们讲延迟评价,不是说要非等到二百年后或二十年后再来看。但等个两年总可以吧。对于学术论文的评价来说,两年可能是一个你不得不等待的时间尺度,因为一篇论文的被引次数一般在两年后才达到峰值。所以只有利用文章发表两年后的引用次数,来预测一篇论文将来的引用总次数,才是一种比较靠谱的方式。
 
        可是科研管理部门,却连两年都不愿意等,他们想要的是即时评价:今年发表的论文,年底填表的时候就要分出个好坏高低。那怎么评价?还看被引次数?文章刚发表出来,被引次数都还是零呢。
 
        那就只能看出身了,也就是发表在什么期刊上,看这个期刊的影响因子有多大。影响因子指的是一个期刊过去两年发表的论文在今年的被引次数的平均值。这看起来是一个还算科学合理的指标,可是仔细想想,这个指标其实有点问题。【全文】

 

高峡:我国科学文化过度功利的特性应当改造

        当前,功利的科学观过于扭曲,需要改造,科学文化建设再一次提上议事日程。近年国家与中国科协也作了许多工作,比如党和国家及领导人多次提到中国科学家精神。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指出:“大力宣传广大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推动创新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媒体在宣传中国科学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出台等。科学文化建设是个大尺度量,久久为功。在提高民众科学理性、科学体制机制改革、学术规范建设、培育科学社团发育、发挥学术交流等薄弱科学机制的作用等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一个重大转折点是2016年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文件出台,这是我国科学文化、学术文化建设的醒目坐标,它充实协调了科学机制,使创新驱动的工具箱增加了学术文化这一新工具,开创了以优化学术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文化建设新局面。加强学术文化建设的任务之一就在推动该文件的落实。由于科学文化与科学体制机制改革、学术环境优化甚至与当前社会文化建设都有密切关系,因而今年又一次受到中国科协及一些科学界人士的重视。当前我国科学文化、学术文化矛盾突出,在该文发布一年之后,希望有关方面能对该文执行情况有个小结。总结经验,改革创新,继续前进。【全文】